
我的職場啟蒙在田間地頭
作為初出茅廬的職場新人,我入職首日便與高標準農田備案項目相遇。這場需要全員出動的"影像攻堅戰(zhàn)",讓我在野外完成了職業(yè)生涯的成人禮。
記得那個晨露未晞的清晨,分院項目上的同事們在七點準時集結前往目標地點。當我跟隨前輩深入玉米地時,撲面而來的“青紗帳”在風中翻涌成浪,葉片摩挲的沙沙聲仿佛大地的心跳。分配給我的首塊百畝圖斑猶如綠色迷宮——需要沿邊界拍攝完整閉環(huán)后,再橫穿田塊中心線進行系統(tǒng)性取景,每五米便需記錄地物實況。
面對齊肩高的密植玉米,我像只迷途的幼獸在田埂間逡巡。最終尋得一處植株間隙,將自拍桿高舉過“青紗帳”頂端,如同航海者瞭望海平面般記錄"綠浪"的起伏。每完成五米拍攝便駐足檢視照片質量,確認地物特征清晰可辨。漸入佳境時,猝不及防撞上橫亙的蛛網,驚惶拍打間才發(fā)現(xiàn)衣襟早已綴滿草籽蟲豸。午間的休憩頗具荒野求生意味:在鄉(xiāng)鎮(zhèn)小館匆匆腹后,同事們或蜷在公園長椅,或直接幕天席地而眠。當夕陽將玉米穗染成金紅,帶著滿身泥土返回單位時,衣服上的汗?jié)n已勾勒出斑駁的地圖。
隨著項目推進,我們的足跡延伸至更險峻的疆域。為獲取最佳拍攝角度,常需攀援陡坡,左手緊攥身邊植被維持平衡,右手高舉設備鎖定取景框。在齊腰深的灌木中辟路前行,酸棗樹的尖刺在臂膀留下血色印記。最難忘那次被洋辣子偷襲,頸后的灼痛如炭火炙烤。手機計步器上每日20000+的步數(shù),混合著梯田高差帶來的"望山跑死馬"體驗,讓裹著防護外套的我們,在盛夏的烈日下蒸騰出野外工作者特有的汗鹽結晶。
夜幕降臨后的工作間依然燈火通明:分類整理上千張影像資料,標記需補拍的瑕疵照片,規(guī)劃次日最優(yōu)勘測路線。當項目收官時,我們這群曾被餐館老板側目的"泥人團隊",已然能在滿身塵土的狼狽中相視而笑——那些互相分享野外經驗、互挑衣服草刺的朝夕,將職場新人與資深前輩熔鑄成真正的戰(zhàn)斗集體。
這場持續(xù)六十多天的田野修行,不僅教會我用腳步丈量大地的經緯,更讓我懂得:冶金地質人外套上的每一道裂口,都是大地頒發(fā)的勇者勛章;而那些蟄伏在青紗帳里的青春,終將在歲月里沉淀成滋養(yǎng)職業(yè)生命的沃土。
關鍵字: